首页 >> 会议动态 >> 详情

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特邀报告专辑报道

发布时间:2020-11-25点击量:2957

2020年11月21-22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生态学大会,经过两天的会议日程,完美闭幕。

本届大会围绕“生态科学新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杨志峰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张偲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赵新全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何兴元研究员,浙江大学程磊教授,北京大学唐志尧副教授,分别从自然保护与资源环境管理的若干生态学问题,环境生态工程:学科脉络与前沿展望,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冷泉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视角,草地的多功能性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微生物视角,植物群落构建、多样性与功能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一、 自然保护与资源环境管理的若干生态学问题

1.png

于贵瑞院士系统阐述了自然保护和资源环境管理使命;资源环境管理的生态系统原理;生态保护恢复的若干学术问题。指出大尺度宏观生态系统科学能够更好的服务新时代的生态环境治理,中国区域拥有具有全球意义宏生态系统,开展宏观生态及区域综合治理研究,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更是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可以做出中国的全球贡献。

二、 环境生态工程:学科脉络与前沿展望

2.png

杨志峰院士系统介绍了环境生态工程学科脉络、学术前沿与发展动态。指出环境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环境污染治理需要多目标“约束”,根据系统观和生态观,追其源,溯其本。环境生态系统工程是环境生态工程的新方向,未来生态工程学科将围绕多维度环境生态系统分析与建模,产业生态化与循环经济,消费的传导影响与绿色转型等方向发展。最后强调环境生态已成为安全问题的一个基本要素,未来将成为世界各国安全事务的核心;环境生态因素对于国家安全来说,如同军事威胁一样极端重要;环境生态安全是当前人类“最终的安全”。

三、 土壤微生物组与土壤健康

3.png

朱永官院士系统阐述了土壤是文明的基础,健康的基础,健康的土壤塑造健康的人类。土壤微生物组是土壤健康的关键之一,地下生态系统是维系陆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决定了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介绍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对作物产量,生态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深刻影响土壤多功能性与健康;土壤与动物系统的关系;土壤微生物组与健康的诊断。提出通过开发单细胞拉曼光谱型技术等方法,促进土壤微生物,为可持续农业与土壤健康提供新的研究手段和解决方案。主要结论:地下生态系统就像“无形的手”在影响我们能“见到”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生产力等等;地下生态系统比地上生态系统更复杂,其多样性值得关注,需要新的手段来理解和预测;地下-地上生态系统主要通过物质流和信息流影响地上生态系统;地下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传递微生物、功能基因。

四、 冷泉生态系统的研究

4.png

张偲院士系统阐述了冷泉生态系统。冷泉是富含甲烷的流体在海底逸出或喷出行程的流体系统;以甲烷为生源要素,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而繁衍的独特冷泉生态系统被誉为“深海沙漠中的绿洲”。海底是全球最大的甲烷仓库,在全球碳循环及其生态效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冷泉生态系统是甲烷滋养的海底生态系统,聚集着深海底高压、黑暗、富甲烷极端环境的化能合成-生物过程。张偲院士系统介绍了冷泉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科学目标与科学问题;相关装备;建设基础和实施条件。冷泉生态系统食物网和代谢模式是揭示深海极端生命前沿的重要突破口。可燃冰开发将成为未来能源战略的制高点,冷泉装置的建设刻不容缓。

五、 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

5.png

陈利顶研究员系统介绍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与特点,以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未来发展。指出,中国景观生态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十四五规划有关机遇;山水林田湖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国家公园与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大保护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未来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关键:斑块-廊道-基质范式拓展与应用;基于格局-过程耦合关系的景观信息图谱构建;源-流-汇景观分析范式。

六、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视角

6.png

闫俊华研究员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渊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落实大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这三方面出发,系统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建设,新时代的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等实例出发提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提出大流域要着力开展生态学研究,围绕大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是城市群的生命共同体。

七、 草地的多功能性与自然保护地建设

7.png

赵新全研究员系统介绍了草地的多功能性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概念及原理,认识及实践,对策建议。提出实施以“机会成为+管护成本”为原则的补偿标准,探索以保护效果为依据新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食草野生动物与家畜平衡管理示范工程,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着手策划三江源生态监测卫星,共建数字国家公园,理清国家公园现状及其变化制定绿色承载力,实现国家公园的科学化,精准化管理。建设生态体验,环境教育,科普旅游的高技术国家公园展示平台,筹建国家公园博物馆,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

八、 北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9.png

何兴元研究员系统介绍了北方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重要研究进展,以及未来展望。科学量化了城市森林关键生态服务功能,初步阐明了森林结构与生态功能的耦合关系,揭示了城市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生理响应机制,并提出应对策略。提出了城市森林的新概念,基本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完善了我国城市森林生态学理论体系,推动了城市森林这一新学科的发展。提出精准刻画城市森林时空异质性和社会-经济耦合特征,及其对城市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影响,是未来城市森林研究的核心。未来研究需要从方法创新、机制机理、面向实际应用等角度加强。

九、 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微生物视角

10.png

程磊教授从微观生物视角,系统阐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相应变化。生动讲解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否会改变土壤丛枝菌根真菌调控的有机质分解;增温是否会改变土壤微生物调控的土壤有机质分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否会改变稻田生态系统土壤阳离子养分有效性;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否会改变稻田土壤氮转化与供给进而影响水稻生长等科学问题。提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能会改变稻田土壤铵态氮的稳定性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气候变化条件下,微生物可加速土壤有机碳分解,对气候变化产生正反馈效应。土壤微生物加速养分循环导致养分损失,长期可能限制植物对二氧化碳升高的响应。

十、植物群落多样性、群落构建与群落功能

11.png

唐志尧副教授系统介绍了群落与群落构建;中国山地植物群落构建的区域分异;中国山地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生产力。研究结论:区域过程的影响随着纬度升高而加剧;环境筛选是导致中国山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从南往北,环境筛选的作用不断增强,而种间相互作用不断减弱;多样性对生物量的促进作用随温度和降水升高而减弱;在生长监测平台,邻体多样性促进了树木生长稳定性,邻体竞争减少了树木生长;在BEF-China平台邻体多样性改变了树木生长物候,降低了树木生长对气候的敏感性(特别是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