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第五届全国生态工程学学术研讨暨第十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30点击量:76


4月25-27日,在生机盎然、万物竞秀的初夏时节,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青年才俊相聚在六朝古都南京,第五届全国生态工程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生态工程学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会议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工程绿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林学会盐碱地分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生态修复网|易修复学院承办,得到了联合承办方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支持方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壹健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鼎力支持!还有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教育部矿山生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有10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180多名研究生、400余人参会,同步直播观看5千余人次。本次大会旨在汇聚全国生态工程学专家学者,搭建全国生态工程学领域高校院系、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平台,提升我国生态工程学青年人才的培养水平,探索生态工程领域跨学科、前瞻性的新思路和方法,搭建“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引领生态工程学学科发展。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项目为代表的创新实践,生态工程学已在理论构建与技术突破中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将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4月25日

第十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 

图片

第十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合影

在4月25日的开幕式上,来自全国各地67所高校院所的百余位硕博士生和20名评审专家齐聚金陵,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和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潘镇院长分别致辞,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铜作了“生态工程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的大会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鸿汉教授作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几点思考与探索”的大会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刘金娥教授作了“海滨湿地生态修复的实践及理论进展 ”的大会报告。第十届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由南京师范大学周明曦特聘研究员主持。 

图片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白中科教授致辞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潘镇教授致辞


图片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刘金铜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图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陈鸿汉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 刘金娥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 周明曦特聘研究员主持会议

全国生态修复研究生学术大会作为探讨科技创新成果、分享经验、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已成功举办九届,在激发研究生科技创新、培养原创性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影响深远。本次学术大会参会人数200余人,研究生入围答辩共117名,实际参会105名,其中博士26名,硕士79名。 共设四个分会场,分别是主题为国土空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博士组,和主题为河湖湿地、流域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脆弱区与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三个硕士组。北京林业大学赵廷宁教授作了总结发言,闭幕式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锦楼特聘研究员主持。

图片

分会场一:博士组答辩精彩瞬间

图片

分会场二:硕士组答辩精彩瞬间

图片

分会场三:硕士组答辩精彩瞬间

图片

分会场四:硕士组答辩精彩瞬间

图片

北京林业大学 赵廷宁教授总结发言

图片

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锦楼特聘研究员主持闭幕式

本次活动成为本年度生态修复领域博硕士研究生交流的盛会,展现了广大莘莘学子和创新人才积极进取、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风貌。

4月26日

第五届全国生态工程学学术研讨会

图片

第五届全国生态工程学学术研讨会合影

在4月26日举行的开幕式上,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铜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任雷鸣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维新研究员、河海大学龚政教授、南京大学钦佩教授、暨南大学杨扬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束文圣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保冬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杨州教授、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凌虹副总经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陈鸿汉教授 、北京林业大学赵廷宁教授、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周连碧正高级工程师、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锦楼特聘研究员 等出席了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何欢院长和南京师范大学刘金娥教授主持大会。

图片

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金铜研究员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任雷鸣代表承办单位致辞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何欢院长主持大会开幕式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 刘金娥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第五届全国生态工程学学术研讨会设有八个大会报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作了题为“如何更有效地复原或复活“山水工程”这头大象?”的大会报告,南京师范大学蔡祖聪教授作了题为“效法传统种植精华,助力现代种植业绿色发展”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维新研究员作了题为“滨海湿地转变为海水养殖塘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的大会报告,河海大学龚政教授作了题为“海岸侵蚀对潮滩有机碳埋藏的影响”的大会报告,南京大学钦佩教授作了题为“生态工程的三个重要原理及其实践”的大会报告,暨南大学杨扬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湿地新污染物处理技术及应用”的大会报告,华南师范大学束文圣教授作了题为“生态修复:从微生物组到环境DNA(eDNA)”的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保冬研究员作了题为“管理AM真菌群落促进生态恢复”的大会报告。大会报告内容丰富、论点深刻,为参会代表带来了一场科学思想与先进技术交相辉映的学术盛宴。

图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白中科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 蔡祖聪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丁维新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图片

河海大学 龚政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南京大学 钦佩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暨南大学 杨扬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 束文圣教授作大会报告

图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陈保冬研究员作大会报告

平行会场报告现场

4月26日下午大会同时举行三个平行会场报告。会场一,主题报告为生态工程学理论、脆弱生态与矿区生态修复;会场二,主题报告为河湖流域与湿地生态工程;会场三,主题报告为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工程。

在会场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金满教授作了题为“基于NbS 的全生命周期矿山生态修复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的报告,青海大学李希来教授作了题为“青海“三北”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周连碧正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大型有色金属矿区环保督查整改案例评估”的报告,浙江大学肖武研究员作了题为“全球光伏建设对植被的影响遥感监测与驱动机制”的报告,安徽理工大学张世文教授作了题为“采煤地表沉陷区水面种植关键技术及模式研究与示范”的报告,南京林业大学胡海波教授作了题为“长江沿岸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思路与实践”的报告,中煤长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张琳总工程师作了题为“生态脆弱区林草生态系统重建修复工程应用”的报告,南京林业大学姜姜教授作了题为“红壤区低效杉木人工林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技术”的报告,贵州大学戴全厚教授作了题为“喀斯特高原石漠化治理与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与示范”的报告,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徐礼根研究员作了题为“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中植物根系固土护坡的作用机理分析”的报告,中国矿业大学渠俊峰副教授作了题为“后采矿时期生态修复及碳汇优势替代”的报告,安徽省通源环境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汪军教授级高工作了题为“某历史遗留矿山污染源防控对策与周边农田修复实践”及其他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图片

大会会场一报告精彩瞬间

在会场二,中国矿业大学张绍良教授作了题为“江苏沿海退渔还湿区湿地化评价”的报告,同济大学杨长明研究员作了题为“基于生态系统韧性的环巢湖湿地多样性生境营造与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报告,美格基因研究院金桃研究员作了题为“环境eDNA技术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中的应用”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姚羽副教授作了题为“浅水湖泊不同端元有机质介导下汞甲基化机制研究”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杜永芬副教授作了题为“海洋底栖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效应”的报告,中科院地湖所毛志刚副研究员作了题为“长江十年禁渔工程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效应研究”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杨州教授作了题为“原生动物控藻效应研究”的报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曹秉帅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陆源输入对北方内陆草原湖泊水生态环境影响机制及生态保护修复对策研究”的报告,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级高工孔宇作了题为“人工湿地技术标准与工程应用”的报告,暨南大学任丽娟副教授作了题为“硝化工程调控下水库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稳定性权衡与生态功能响应”的报告,湖北师范大学吴晓东副教授作了题为“收割管理对沉水植物恢复和群落结构调控的影响”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张新厚教授 作了题为“灌木扩张对湿地土壤矿物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的报告,浙江国千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胡立江作了题为“基于SFMC技术的水产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报告,暨南大学张晓萌副教授作了题为“黄铁矿人工湿地对抗生素及抗性基因代谢作用机制”的报告,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晓姣作了题为“城市景观湖泊生态修复设计与实践--以扬州明月湖为例”的报告,暨南大学戴玉女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宏基因组学揭示组合湿地处理不同生活污水之微生物脱氮途径策略”及其他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图片

大会会场二报告精彩瞬间

在会场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陈坚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地下水环境质量与风险管理体系探索”的报告,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工程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锦楼特聘研究员作了题为“农村生活污水绿色低碳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生态工程”的报告,南京师范大学陈焱山教授作了题为“蜈蚣草修复砷污染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王琳玲教授作了题为“数智赋能污染风险评估与场地修复设计”的报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兴润研究员作了题为“磷石膏大宗固废原位治理后复垦利用技术探索与合规性分析”的报告,上海农科院周文宗研究员作了题为“稻-鳝生态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磊副研究员作了题为“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法定义务及工作要求”的报告,国家特聘专家、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车磊教授作了题为“热解技术在无废工厂中的应用和实践”的报告,浙江农林大学陈忠购教授作了题为“当前浙江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报告,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徐建研究员作了题为“在产企业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管控修复要点及实践”的报告,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蔡安娟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监测超标溯源分析研究”的报告,成都理工大学王鑫副教授作了题为““惰性矿物”在砷形态转化中的关键作用”的报告,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吴天祺工程师作了题为“分布式水质净化技术在应急治理领域应用--以宝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的报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NSENGA KUMWIMBA Mathieu 作了题为“ Rapid startup and stable partial nitrification in real rural sewage treatment using oxygen micro- and nano-bubble technology: Performance and microbial insights”及其他专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图片

大会会场三报告精彩瞬间

闭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姚羽副教授主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白中科教授做大会总结发言,组委会给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颁发联合承办单位荣誉证书,给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壹健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颁发合作单位荣誉证书。

图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白中科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

图片

组委会为联合承办单位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支持单位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壹健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颁发荣誉证书

图片

南京师范大学 姚羽副教授主持大会闭幕式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感谢各位远道而来参加本次大会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带来的精彩报告,感谢研究生学术大会评委专家的精彩点评,感谢线上线下参加大会的行业同仁,感谢行业企业的热诚关注,感谢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方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感谢大会组委会成员的辛勤付出,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