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第十八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02点击量:23

2025年8月19日-22日,第十八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国际动物学会联合主办;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动物学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承办。来自全国133家科研单位和自然保护区的570余名从事野生动物生态、进化研究和保护实践的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image.png

大会合影

在大会开幕式环节,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教授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辞,对会议召开表达热烈祝贺,对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同时简要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布局,以及在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王德华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对东北师范大学等承办单位热情周到的组织和服务表达了感谢,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动物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建国初期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动物生态学库加金研究生班”对我国动物生态学发展的重要历史贡献;并强调了学术传承在学科和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学术研讨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学会发展、学报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号召青年学者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李林海从野生动物保护实践和管理出发,针对野生动物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野生动物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期望。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胡义波研究员主持。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徐海阳校长、王德华主任委员、李林海副秘书长致辞

本届大会共安排了5个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研究员、复旦大学杜卫国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徐士霞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斯幸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江廷磊教授分别以“保护演化生物学:链接生物多样性保护过去、现在与未来”、“爬行动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保护对策”、“鲸类水生适应创新性状的演化发育机制”、“岛屿动物多样性与保护”、“蝙蝠捕食作用的生态效应”为题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既有前瞻性的新兴交叉学科理论框架的提出,又有系统性的长期生态学研究成果呈现以及深入细致的演化发育机制揭示。大会报告分别由东北师范大学冯江教授和西北大学李保国教授主持。

image.png 

 image.png

 魏辅文院士、杜卫国教授、徐士霞教授、斯幸峰教授、江廷磊教授做大会特邀报告 

在特邀报告之后,本届大会组织了11个专题研讨会,全面涵盖了野生动物研究的不同维度;为服务生物安全国家需求,新设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专题。这11个专题涵盖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管理、动物生态与行为、动物遗传与进化、动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景观生态与栖息地保护管理、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动物种群生态与生物地理、种间关系与协同进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灵长类生态、行为与进化,以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共安排179个口头报告、54份学术墙报,收录272篇会议摘要。会议期间专门设置了墙报交流时间,达到了通过墙报展示环节深入学术交流的目的。大会期间,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还召开了第十届委员会会议和《兽类学报》编委会会议。同时,《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卷”编委会召开了编写推进会议。

image.png

image.png

李明主任委员进行会议总结、冯江教授代表承办方发言

在大会闭幕式上,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明研究员从本次会议特点、学科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大会进行了总结。第十八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我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及兽类学等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科研人员及行业部门工作者进行了广泛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最后,东北师范大学冯江教授代表承办单位发言,会议志愿者集体上台合影留念。大会闭幕式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旭明研究员主持。大会在和谐热烈、依依不舍的氛围中圆满闭幕。

 image.png

志愿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