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科普教育 - 科普动态

第八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分会场系列活动:点燃科创火花,培育未来生态英才

发布时间:2025-09-29点击量:44

为持续深化全国生态日的影响力,第八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系列活动将目光投向青少年,聚焦校园内的科学普及与创新能力培养。2025年9月24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和上海市生态学学会指导,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和娄山中学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分会场活动在上海市娄山中学成功举办。百余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聆听了由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樊正球老师带来的题为“青少年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专题讲座。

大讲坛娄山中学1.png

大讲坛娄山中学2.png

活动现场

樊老师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与价值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生态环境类科技研究的主要类型,包括野外考察、实验操作、调查研究等。他结合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多个知名赛事,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从课堂学习、社会热点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并筛选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讲座中,樊教授特别强调了科创活动应遵循的“三自原则”(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研究)与“三性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引导学生们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既要敢于想象,又要脚踏实地。樊老师耐心细致的讲授,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本次讲座内容详实、逻辑清晰,极具指导性与启发性,不仅为同学们揭开了科技创新的神秘面纱,更点燃了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在会后的交流中同学们就“如何平衡课业与科创活动”、“实验设计中如何设置对照组”、“如何将一个笼统的想法细化为可执行的课题”等实际问题与樊老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会后,参与的学生表示,讲座让他们对科创活动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强的信心。

大讲坛娄山中学3.png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本次活动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系列活动深入校园的重要一环,对于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与科学探究的种子具有非凡意义。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也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激发了广大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热情。通过将前沿的科研方法论带入中学校园,活动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美丽中国储备未来的科技后备力量,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风尚。

本届大讲坛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上海市生态学学会承办,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长宁区生态环境局等十余家单位协办。中国生态文明大讲坛是中国生态学学会精心打造的品牌科普活动。自2018年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团队共同发起以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已成功举办八届。活动汇聚生态学家与社会科普专家力量,致力于向公众传播生态理念、普及生态科学知识。迄今,大讲坛足迹已覆盖全国近20个省市,吸引超100家单位参与,累计设立主、分会场200多个,线上线下受众1100万人次,为提升公民生态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反响积极。

(编辑:董嘉懿;审核:马群,上海市生态学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