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业委员会动态

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成功举办“农业生态与智慧发展”分会场

发布时间:2025-10-28点击量:219

2025年10月26日,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上,由中国生态学学会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分会场专题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本次分会场的主题为“农业生态与智慧发展”。农业生态专委会邀请了13位专家,从农业生态学发展、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模式、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布局、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报告交流和成果分享,吸引了1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

 image.png

上半场学术报告会由农业生态专委会主任章家恩教授主持。福建农林大学林文雄教授、浙江大学陈欣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张卫建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黄国勤教授、福建农林大学方长旬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李成芳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危晖副教授和湖南农业大学徐华勤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我国东南沿海旱地作物生产力与地力协同提升的路径及其机制初探”、“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与AI大模型建立构想”、“稻田甲烷排放清单编制指南亟需更新”、““十五五”时期长江经济带稻田生态系统高质量发展方向与路径”、“化感水稻对靶标杂草的识别过程及其抑草生长机制”、“低碳稻作:从理论到技术”、“鸭稻共作对华南双季稻田土壤碳磷组分的影响”、“湖南典型稻渔系统土壤特性及氮素增效剂应用研究”的专题报告。

 image.png

下半场学术报告会由农业生态专委会秘书长王冲教授主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李勤奋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舒迎花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于瑞鹏副教授、海南大学李昌珍副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章家恩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热带农业废弃物低碳生物转化与高值循环利用技术及模式”、“万寿菊与玉米间作驱动玉米防御害虫的机理研究”、“根际互作驱动间作体系磷高效利用与可持续性”、“生物炭输入下热带农田土壤有机碳固持效应与稳定机制”、“生态环境智慧型农业及其智慧化发展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

image.png

在分会场报告环节圆满结束后,农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章家恩教授代表专委会向所有关心与支持学会工作的专家学者及参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并对本场学术交流活动作了简要总结。他指出,本次分会场报告由老中青三代农业生态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报告主题贯穿农业全产业链,兼具广度、深度与高度。报告内容既涉及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具体案例研究,也包含宏观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发展战略规划;既涵盖农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包括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应用实践;既囊括全球变化与低碳农业研究热点,也探讨生态农业智慧化发展的方向路径与体系构建。新概念、新观点、新思路频出,内容充实、视角多元,对参会人员具有启发参考价值,对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具有推动导向作用。

image.png

面向农业生态学的未来发展,章家恩教授提出若干个值得加强和深入推进的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对生态农业系统中物种多样性适配的机理揭示与科学阐释;二是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系统研究与综合评估;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之间的联动机制解析及其定量化表达研究;四是加强生态农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智慧化技术的深度融合研究。他表示,农业生态专委会将继续致力于促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并呼吁全体委员与同行专家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加强生态农业的科学化、技术化、标准化、产业化、数字化与智慧化创新,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image.png

会场秩序和氛围良好,参会人员交流研讨热烈,专家们分享了各自科研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成果,形成了系列新观点与新共识。分会场各项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