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rcees.ac.cn

010-62849101

搜索

首页 - 新闻动态 - 滚动新闻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青年托举-科研起步阶段的助推器

发布时间:2020-06-18点击量:496

       被托举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聪,2017年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近年来以生态系统-水文作用机制为核心问题,在黄土高原围绕生态恢复与生态水文过程开展了系列研究。采用观测、建模、预测的方法,在坡面、小流域、样带的尺度上研究了植被-水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科研起步阶段获得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的支持对被托举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的支持不仅为被托举人开展黄土高原多尺度的观测与采样分析提供了重要保障,托举导师的全程指导也为被托举人锚定了前进的方向。

       2017年以来,被托举人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区域样带调查采样,分析了植物-水分关系水降雨梯度的变化,解析了人工林地和撂荒草地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随环境梯度变异规律,量化比较了不同降雨梯度上两种植被恢复方式的生态效益差异;在典型样点开展了长期生态系统水文要素的定点观测,采用模型模拟了不同降雨条件下黄土高原典型植物的土壤水分动态,结合随机土壤水分平衡模型与生态最优性理论,识别了适于黄土高原水土条件的植被恢复林草格局,并评估了其生态效应,从生态最优性的角度,为适地适树适草的生态恢复策略提供了定量依据,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基于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相关研究,开展了全国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模式总结及其效益评估,构建了生态恢复监测效果数据库,开发了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模拟演示系统,实现了可视化应用,直接服务于技术模式推广应用的综合集成与模拟演示,同时为生态恢复模式的优化筛选及推广提供了定量依据。

       托举对象在黄土高原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意识到科研工作不仅要拓宽科学认知的边界,也要回应国家和地方需求。科研成果不仅要写在期刊杂志上,也要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密度过大导致了土壤干化、林下群落多样性低,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现象,对地方林业部门继续开展退耕还林和森林抚育管理造成了较大困扰,被托举人在托举导师的指导与帮助下,与地方林业部门开展合作,在延安南泥湾地区,建立了刺槐林不同疏伐强度的固定监测样地,对植物生理特征及环境气象因子等进行实时监测为进一步定量研究人工林的适宜种植密度,综合评估疏伐强度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虽然平台建成不久,但未来监测研究的结果将直接为地方林业部门的退耕还林和森林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2017年至今,被托举人在学会和托举导师的指导帮助下,与国际知名专家合作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申报、参与了数项国家重大项目,参加了“Joint Conference on Forest and Water 2018”、中国生态学大会等国内外学会会议开展交流合作,并主持研究生论坛分会场。此外,在学会的推荐下,担任了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参与了多项学会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被托举人在科研水平、学术交流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均得到一定提升,青年人才托举项目是被托举人科研起步阶段的重要助推器。

      被托举人在项目执行期间,在与国内外前沿领域学者交流以及在与地方林业部门合作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虽然托举项目执行期满,但仍将继续砥砺前行,依托学会和科协的平台,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力争在未来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大的突破。